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的400亩软籽石榴进入成熟期,红果缀满枝,果农忙采摘,一派“果丰人欢”的秋日丰收图景。

走进十街乡贾姑村的昌良软籽石榴种植基地,红彤彤、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条,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石榴像红灯笼般在绿叶间摇曳。石榴果皮红润似霞,剥开薄薄的果皮,内里的果粒晶莹如玛瑙、通透似水晶,随手捻起一颗放入口中,清甜汁水就在舌尖迸发。
“当初选在十街乡种石榴,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海拔和气候条件。”基地负责人马昌良笑着介绍,十街乡属于干热河谷区域,在这样的环境里,才能种出品质上乘的软籽石榴。

果园里,工人们穿梭在石榴树下,手持剪刀熟练地剪下成熟果实,小心翼翼地放进筐中;分拣区里,新鲜采摘的石榴按大小、品相分类装箱,随后迅速运往市场。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引进优质石榴品种,大力推广生态种植技术,通过增施有机肥、科学修剪枝叶等精细化措施,让石榴的口感实现质的飞跃。“我们主要用羊粪、油枯这些有机肥,像尿素这类化肥尽量不用、少用,就是为了保证石榴的天然口感。”马昌良说,今年基地软籽石榴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能达到六七十吨。

石榴种植、管护、采摘等环节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让大家实现了就近就地务工增收。“用工量大的时候,比如套袋和摘果期间,每天要雇30到40个工人,都是周边村子的村民。”马昌良介绍,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一笔稳定收入。“我们家的土地流转给了马老板种石榴,平时他这边忙,我们就组织人过来帮忙,比出去打工方便多了。”务工群众刘城笑着说道。

除了提供就业,基地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当地群众共享产业红利。“我流转石榴村的土地种石榴,这些年看着效益好,不少村民也跟着学、跟着种。”马昌良说,目前已带动石榴村20多户村民发展软籽石榴种植,总面积达到100多亩。

如今,十街乡的软籽石榴产业已初具规模。全乡已有3个规模以上的软籽石榴种植基地,均通过流转荒山发展种植,让曾经的荒坡变成了果园。

“近年来,十街彝族乡围绕软籽石榴产业,重点做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十街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马琼仙表示,通过发展软籽石榴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还实现了低效林的改造提升,真正做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答好五问促增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产业答卷”。

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通讯员 刘谊婷 杨帆 高泽鑫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曹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