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 刘二飞:沙海逐梦 绿富同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4 15:03:00    

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


绿色乌审,因沙而兴,因沙而名。在这里有宝日勒岱、殷玉珍等几代默默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奉献力量的人。刘二飞是新时代绿色乌审沙海逐梦,绿富同兴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刘二飞,现任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党支部书记,他将作风转变的最终落脚点放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上。干部们沉下心來,聚焦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提升、产业发展绿色化等具体事务。经过兢兢业业的“实干”,村庄的道路更整洁了,河水更清澈了,绿化更茂盛了,庭院更漂亮了,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他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不凡的智慧,在防沙治沙、发展林沙产业以及践行“两山”理论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事事落实到位、处处体现担当”的硬作风,把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 "施工图" 和 "成绩单"。


风沙之苦,唤醒治沙初心



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位于毛乌素沙地腹部。20世纪50年代,这里“缺林少绿”,“一年一场风,四季不停歇”,自然环境极为恶劣,村子周边沙丘纵横,狂风肆虐,遮天蔽日的黄沙无情地冲击着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躲避流沙侵害,乌兰什巴台村60%的村民选择外出谋生,使得乌兰什巴台村成为远近闻名“落后村”“空壳村”。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勤劳的图克人响应国家号召,掀起毛乌素沙地治理的绿色革命,而乌兰什巴台村也在“绿色复兴”的实践中种植了近15000亩沙柳,万亩黄沙实现复绿。作为土生土长的图克人,自幼便在这风沙的苦海中煎熬,他深知生态环境对于村庄和村民们的生存是何等重要。


绿沙治染,筑牢生态屏障



2018年6月,刘二飞当选为乌兰什巴台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便深知恢复生态的重要性。然而,他也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种植沙柳来固定沙丘还远远不够,必须让沙柳发挥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一次外出调研中,刘二飞偶然接触到了生物质这一新兴产业。他敏锐地察觉到,沙柳作为一种耐旱性极强的植物,具有平茬复壮的特性,正好可以用于生物质加工。这一发现,让他看到了沙柳背后的巨大潜力。他说干就干,2019年,在乌审旗委政府的领导下,刘二飞带领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方论证和实地勘察,筹措资金53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年产能2万吨的生物质颗粒厂。这座厂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乌兰什巴台村在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成为了村集体经济的一大支柱。



生物质颗粒厂利用沙柳、秸秆或林业废弃物等原料,经过冷态致密成型加工,生产出生物质颗粒燃料。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沙柳平茬复壮的问题,还让乌兰什巴台村形成了沙柳平茬、民生就业、生态循环、环境整治的利益联结机制。年产生物质颗粒燃料可达2万多吨,曾经鲜为人知的沙柳条,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香饽饽”。村民们通过参与沙柳的种植、收割和销售,不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更见证了绿色生态在村庄里持续向好。


产业兴旺,绘就发展蓝图



刘二飞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实现村民们的生活富裕,仅仅依靠生物质颗粒厂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开始积极整合资源,拓展产业链条。在全村范围内,他整合了18.1万亩林沙资源平茬项目,同时与伊金霍洛旗云东集团合作,进行了5000亩土地流转,种植沙生灌木,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乌兰什巴台村的林沙产业迅速崛起。生物质颗粒厂不仅回收利用了周边70多万亩的沙柳,还辐射带动了2000多户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增收达到了3000至5000元,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短短几年间,全村固定资产超过了1000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00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2.5万元。曾经贫困落后的乌兰什巴台村,如今已彻底摘掉了“穷帽子”,甩掉了“脏面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践行“两山”,拓展绿色福祉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刘二飞始终不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深知,绿色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因此,他积极推广激励政策,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他向村民们推广生物质取暖模式,拿出35.8万元的村集体资金,为313户村民安装了新型环保生物质颗粒燃烧炉,并为每户每年赠送1吨燃烧颗粒。这种取暖方式不仅环保节能,而且燃烧后产生的渣灰还可以直接回收作为农田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此外,刘二飞还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将乌兰什巴台村的绿色发展经验推广到更广的区域。2023年,他参加了全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比武争星”擂台赛,凭借出色的表现取得了现场第一、总分第四(三等奖)的佳绩。2024年,他更是荣获了“全区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



作为北疆楷模巡回报告会成员和“北疆楷模”——绿色乌审治沙群体代表(第三代治沙代表),他多次受邀分享乌兰什巴台村的绿色发展经验,让更多的村庄受益于这种生态与经济并重的绿色发展模式。刘二飞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各方的赞誉。2016年到2017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图克镇先进工作者;2018年、2019年分别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清风干部”;2021年获评图克镇“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获评“乌审旗十大杰出青年”。这些荣誉,是对他多年来为村庄发展、生态建设所作出贡献的肯定。展望未来,刘二飞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决心继续带领乌兰什巴台村和周边嘎查村,把改善生态环境化作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为全面推进祖国北疆绿色屏障的建设添砖加瓦,让乌兰什巴台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编辑/白晓宇

审核/张瑾

监制/弓春伟 王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