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记者8月11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由国家文物局主编的《202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日前出版,共选取 38项重要考古发现。河南入选的有三项:永城王庄遗址、洛阳七里河东周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

王庄遗址位于永城市苗桥镇曹楼村王庄村民组周边,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4月开始,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正式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同时进行全面勘探工作。王庄遗址是近年来大汶口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该遗址可以确认为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聚落,距今5000多年,遗址发现的环壕遗迹、高等级墓葬及出土遗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继获得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河南永城王庄遗址考古发掘2024年度又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大墓,出土遗物350余件,专家推测墓主或为古国君主。

洛阳七里河东周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位洛阳市涧西区黄河路以东、大明渠以南、涧河街以西,地处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内的中部偏西,西距东周王城西城墙约100米。2023年12月起,为配合项目建设,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初步判断该遗址为一处包括管理机构、制作场所等环节的东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
该遗址发现的重要建筑基址,特别是南组至少四进院落的建筑,形制类似瞿家屯东周宫殿,推测为作坊管理机构。西南角一组保存较好的窑、房遗迹,出土丰富“公”字陶量及瓦当、瓦钉陶模,应为官营制陶作坊遗存,填补了东周王城遗址考古发现的空白。建筑西侧及西南角灰坑(沟)出土了丰富的铸铜陶范和熔炉残块,其中的车马器、礼器、赵国“蔺”字圆足布等陶范,是东周铸铜手工业的重要发现。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的前缘,位于洛南东汉帝陵核心区北部,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2017年至今,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了持续发掘,确认陵园内有5组相对独立的陵寝建筑,推测分别对应文献中记载的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和园寺吏舍。通过近年来的考古工作,该陵园构成要素和布局模式更加清晰,首次发现秦汉时期的钟虡遗址,在钟虡柱础石上发现“元嘉二年”(东汉桓帝年号)题记,结合其他资料初步判断白草坡陵园为东汉桓帝宣陵,这也是首次通过考古发掘工作确认东汉帝陵陵主归属,学术意义重大。(图片由发掘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