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至6月,益阳市赫山区委第二巡察组进驻兰溪镇,对镇内17个村(社区)开展常规巡察,同步公布了信访举报电话和二维码。哪些问题被反映上来了呢?又是如何推动解决的呢?
巡察组进驻后,不少人为了一条路找上门来。一个星期内,巡察组集中收到了多条关于修缮道路的群众诉求。
赫山区委第二巡察组联络员张文奕:我们实地走访发现,他们反映的这条路就是省道308线到兰溪镇镇区接口的这个三岔路口,大概1公里的样子。
兰溪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凭借稻米产业享誉全国。目前,镇区仅大米加工企业就有69家,平日里运货车辆不断。然而,大型货车的频繁往来,使得进入镇区的一条主干道不堪重负,路面破损严重。
市民姜女士:以前这段路到处坑坑洼洼,有的井盖还是下沉的。晚上走路尤其要小心,稍不小心可能就会崴了脚。
了解群众诉求后,巡察组立即联合兰溪镇纪委开展实地调研,收集各方意见,并向镇党委、政府发出监察建议。
很快,道路提质改造被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清单。从今年4月份开始,由兰溪镇人大牵头,镇纪委全程督导,对镇街主要道路进行全面排查。针对路面坑洼破损、井盖缺失下沉等问题,建立台账,制定详细的修缮方案。截至目前,已累计修补100多处道路破损坑洼路面,修复总面积达到1300平方米。
市民卢先生:现在这条路又平坦又干净,下沉的井盖也抬平了。特别是晚上出行,安心多了。
在兰溪镇枫林社区,下水道问题困扰了居民多年。
今年5月,巡察组先后接到枫林社区居民陶某、赵某的来电,反映其住所附近的下水道排水不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他们表示,此前曾多次反映,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巡察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
当天恰逢暴雨,工作人员赶到陶某家时,看到他正用一块木板试图阻挡已经漫至门槛的雨水。而赵某屋旁被淤泥填满了三分之二的下水道道口,散发着刺鼻的恶臭。
张文奕:我们当即和枫林社区沟通协调。当天下午,社区就制定了施工方案。在我们的推动下,原本需要10天的工期缩短到了2天,彻底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对村(社区)巡察既是监督“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赫山区委将村级巡察作为保障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通过“巡镇带村”实现160个村巡察全覆盖,仅今年便受理群众诉求150多件,推动解决79件急难愁盼问题。
赫山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余杰: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就是巡察的工作方向。我们坚持下沉一线,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只有“巡”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从破损道路的修缮,到堵塞下水道的疏通,赫山区以监督之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只有脚下沾泥土、耳中听民声,才能让巡察的“利剑”护佑民生,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这种以问题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的巡察工作模式,不仅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温度,更体现了浓浓的为民情怀。
稿件来源:《清风侠在路上》
通讯员:刘丰、张永康
责编:钟林
监制:李浩
审核:苏思卉、晨光